勵兵秣馬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語出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。”謂磨好刀槍,喂飽戰馬,準備戰斗。
出處語出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。”
例子鎮臣劉云佐與臣言,愿勵兵秣馬與敵馳角。明·陳子龍《通敵·權宜疏》
基礎信息
拼音lì bīng mò mǎ
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
繁體勵兵秣馬
感情勵兵秣馬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準備戰斗。
近義詞厲兵秣馬、厲兵粟馬、礪兵秣馬
反義詞馬放南山
俄語готовиться на случай войны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失敗是成功之母(意思解釋)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釋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釋)
- 惡衣惡食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續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見危致命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※ 勵兵秣馬的意思解釋、勵兵秣馬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舍安就危 | 舍:放棄;就:趨,從。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。形容違背常情,不理智。 |
驕生慣養 | 驕:通“嬌”。指嬌生慣養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萬里長城 |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斗轉星移 | 北斗轉換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時間的流逝;歲月的變遷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