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駟馬:古時用四匹馬拉一輛車。一句話說出了口;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不上;形容話已說出口;沒法再收回。也作“一言出口;駟馬難追”或單作“駟馬難追”。
出處元·李壽卿《伍員吹蕭》第三折:“大丈夫一言既出;駟馬難追;豈有反悔之理。”
例子這可是你答應的,大丈夫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,可不要后悔。
基礎信息
拼音yī yán jì chū,sì mǎ nán zhuī
注音一 一ㄢˊ ㄐ一ˋ ㄔㄨ,ㄙˋ ㄇㄚˇ ㄋㄢˊ ㄓㄨㄟ
繁體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
感情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是中性詞。
用法多用來表示說出話后決不后悔;也用來提醒別人說話要算數。一般作謂語。
辨形“既”,不能寫作“即”。
辨析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和“一言為定”;都有“說話算數”的意思。但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偏重于“難追”;強調話說出后決不反悔;常用來表示話說出后決不收回或提醒別人說話算數;“一言為定”偏重在“為定”;強調話出后不能更改。常表示雙方要遵守信約或提醒對方要遵守信約。
近義詞言而有信、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
反義詞言而無信
英語When a word has once been spoken; a team of four horses cannot recall it.
日語駟(し)も舌(した)に及ばず
拉丁語Nescit vox missa reverti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積不相能(意思解釋)
- 強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剛正不阿(意思解釋)
- 敵眾我寡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謙受益,滿招損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(意思解釋)
※ 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的意思解釋、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交淺言深 |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。 |
后繼有人 | 繼:繼承。指后面有繼承的人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頭干裂,松樹老朽。形容歷時極為久遠。 |
紫陌紅塵 | 紫陌:京城的道路;紅塵:塵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,塵土飛揚。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。 |
結黨營私 |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翼翼飛鸞 | 指飛翔的樣子。 |
息兵罷戰 | 兵:打仗。停止或結束戰爭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