褒衣博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褒、博:形容寬大。著寬袍,系闊帶。指古代儒生的裝束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雋不疑傳》:“佩環玦,褒衣博帶,盛服至門上謁。”
例子褒衣博帶進賢冠,禮樂東方萬國看。(清 黃遵憲《續懷人》詩)
基礎信息
拼音bāo yī bó dài
注音ㄅㄠ 一 ㄅㄛˊ ㄉㄞˋ
繁體褒衣博帶
感情褒衣博帶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古代儒生的裝束。
近義詞寬衣大帶
英語a loose gown with wide girdle(in loose garments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武不善作(意思解釋)
- 妖不勝德(意思解釋)
- 狐群狗黨(意思解釋)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釋)
- 普天同慶(意思解釋)
- 走馬觀花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舉目無親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※ 褒衣博帶的意思解釋、褒衣博帶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道骨仙風 | 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神采。 |
鷗鳥不下 | 鷗鳥不愿飛下來。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,加倍防范。 |
見多識廣 | 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 |
膽如斗大 | 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慢條斯理 |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置之度外 | 放在考慮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計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
甘之如飴 |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
一時無兩 | 無兩:沒有第二個。即沒有可以相比的。 |
不好意思 | 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。②害羞;難為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