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頭塞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不問不聞,裝聾作啞。
出處《后漢書·殤帝紀》:“刺史垂頭塞耳,阿私下比,‘不畏于天,不愧于人’。”
例子諫諍之徒,以正人君之失爾,必在得言之地,當盡匡贊之規,不容茍免偷安,垂頭塞耳。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
基礎信息
拼音chuí tóu sāi ěr
注音ㄔㄨㄟˊ ㄊㄡˊ ㄙㄞ ㄦˇ
繁體垂頭僿耳
感情垂頭塞耳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恨鐵不成鋼(意思解釋)
- 后繼有人(意思解釋)
- 一無所有(意思解釋)
- 幫倒忙(意思解釋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暴發戶(意思解釋)
- 誅求無度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※ 垂頭塞耳的意思解釋、垂頭塞耳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二話沒說 |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。 |
逍遙法外 | 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孤身只影 | 形容孤單一人。 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酒囊飯袋 | 囊:口袋。裝酒裝飯的口袋。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。 |
生龍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潑矯健;富有生氣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牝雞司晨 | 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