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硎新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硎:磨刀石。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。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。
出處《莊子·養生主》:“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?!?/p>
例子清·吳趼人《痛史》第25回:“操練了幾年,今日發硎新試,勇氣百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ā xíng xīn shì
注音ㄈㄚ ㄒ一ㄥˊ ㄒ一ㄣ ㄕˋ
繁體發硎新試
感情發硎新試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補語;指初露鋒芒。
近義詞初露鋒芒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照單全收(意思解釋)
- 奉命惟謹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卑諂足恭(意思解釋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釋)
- 算無遺策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本(意思解釋)
- 變化無方(意思解釋)
※ 發硎新試的意思解釋、發硎新試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嘴里牙多 | 謔語,指會說話 |
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。 |
堂堂一表 | 形容身材魁偉,相貌出眾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暮史朝經 | 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