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猛
部首犭部 總筆畫11畫 結(jié)構(gòu)左右
五筆QTBL 五行水 統(tǒng)一碼731B
筆順ノフノフ丨一丨フ丨丨一
名稱撇、彎鉤、撇、橫撇/橫鉤、豎鉤、橫、豎、橫折、豎、豎、橫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猛
⒈ ?氣勢(shì)大,力量大:猛將。猛士。猛烈。勇猛。
⒉ ?忽然,突然:猛然。猛省(
)(亦作“猛醒”)。猛可(突然,陡然)。猛不防。⒊ ?嚴(yán)厲:寬以濟(jì)猛。
⒋ ?兇暴:苛政猛于虎。猛禽。猛獸。猛戾。猛悍。
⒌ ?古哺乳動(dòng)物,長(zhǎng)毛的象:猛犸。
異體字
- 勐
漢英互譯
suddenly、with a rush
造字法
形聲:從犭、孟聲
English
violent, savage, cruel; bold
※ 猛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猛是什么意思由萬(wàn)詞庫(kù)-專業(yè)的漢語(yǔ)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(kù)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猛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8畫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莫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母梗切,
音蜢。《說(shuō)文》健犬也。
又氏,獸名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鋋猛氏。《註》郭璞曰:今蜀中有獸,狀如熊而毛淺,有光澤,名猛氏。
又《玉篇》健也。《廣韻》勇猛。《禮·郊特牲》虎豹之皮,示服猛也。
又《玉篇》嚴(yán)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,其次莫如猛。
又《玉篇》惡也,害也。《禮·檀弓》苛政猛于虎。
又虎猛縣,屬西河郡。猛陵縣,屬蒼梧郡。皆見(jiàn)《前漢·地理志》。
又山名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(xùn)》汝出猛山。
又姓。《廣韻》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猛【卷十】【犬部】
健犬也。從犬孟聲。莫杏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猛)健犬也。叚借爲(wèi)凡健之偁。從犬。孟聲。莫杏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- 猛的詞語(yǔ) 組詞
- 猛的成語(yǔ)
- měng hǔ chū shān猛虎出山
- měng shì rú yún猛士如云
- měng fēng zhòu yǔ猛風(fēng)驟雨
- měng hǔ pū shí猛虎撲食
- kē zhèng měng hǔ苛政猛虎
- měng hǔ shēn shān猛虎深山
- měng hǔ lí shān猛虎離山
- yǒng měng guǒ gǎn勇猛果敢
-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兵勇將猛
- jīng jìn yǒng měng精進(jìn)勇猛
- měng jiàng rú yún,móu chén rú yǔ猛將如云,謀臣如雨
-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兵強(qiáng)將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