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遲
部首辶部 總筆畫7畫 結(jié)構(gòu)左下包圍
五筆NYPI 五行金 統(tǒng)一碼8FDF
筆順フ一ノ丶丶フ丶
名稱橫折、橫、撇、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折折撇、捺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遲(遲)
⒈ ?慢,緩:遲緩。遲笨。遲鈍。遲疑。遲重(
)。遲滯。⒉ ?晚:遲到。遲暮,遲早。推遲。延遲。
⒊ ?姓。
異體字
- 遲
- 赿
- 遅
- 遟
- 迡
漢英互譯
late、slow、tardy
相關(guān)字詞
早、速
造字法
形聲:從辶、尺聲
English
late, tardy; slow; delay
※ 遲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遲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(xué)資料庫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遲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〔古文〕邌《唐韻》直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尼切《正韻》
知切,
音墀。《說文》徐行也。《廣韻》久也,緩也。《詩·衞風(fēng)》行道遲遲。《禮·玉藻》君子之容舒遲。
又《孔子閒居》無體之禮,威儀遲遲。《註》緩而不迫也。
又委遲,迴遠(yuǎn)貌。《詩·小雅》周道倭遲。
又《韻會(huì)》棲遲,息也。《詩·風(fēng)》可以棲遲。
又姓。《書·盤庚》遲任有言。《註》古賢人。
又尉遲,複姓。
又《廣韻》《韻會(huì)》直利切《集韻》直吏切《正韻》直意切,音稚。《廣韻》待也。《後漢·章帝紀(jì)》朕思遲直士,側(cè)席異聞。
又《趙壹傳》實(shí)望昭其懸遲。《註》懸心遲仰之。
又遲明卽黎明。《前漢·高帝紀(jì)》遲明,圍宛城三匝。《註》遲,未也。天未明之頃也。《衞靑傳》遲明行二百餘里。《註》遲,待也。待天欲明也。
又《正韻》欲速而以彼爲(wèi)緩曰遲,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。《荀子·修身篇》遲彼止而待我。
又乃也。《史記·春申君傳》遲令韓、魏歸帝重于齊。《註》遲,猶値。値,猶乃也。《韻會(huì)》遅遟同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遲【卷二】【辵部】
徐行也。從辵犀聲。《詩》曰:“行道遲遲。”,遲或從
。遟,籒文遲從屖。直尼切
說文解字注
(遲)徐行也。今人謂稽延爲(wèi)遲。平聲。謂待之爲(wèi)遲。去聲。從辵。犀聲。直尼切。十五部。詩曰。行道遲遲。邶風(fēng)文。毛曰。遲遲、舒行皃。
()遲或從
。按此字疑後人因楊雄傳而增也。甘泉賦曰。靈遟?兮。說者皆云上音棲、下音遲。?卽遲字也。然文選作迉迡、與漢書異。玉篇、汗
亦皆作迡。集韻引尙書迡任。又未必眞壁中古文也。
(遟)籒文遲。從屖。兼會(huì)意形聲也。五經(jīng)文字曰。今從籒文。謂唐人經(jīng)典用遟不用遲也。
- 遲的詞語 組詞
- 遲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