鑒賞
此詞寫舟中觀看紅橋景色,抒發(fā)懷古之幽思。上片寫美景誘人。白鳥朱荷,碧波蕩漾,畫舫悠游,光艷照人。面對綠柳紅橋,不禁思緒萬千。回顧往事,怎不令人黯然消魂!下片借眼前景物,抒發(fā)感懷。放眼遠望,平山山外路漫漫,江潮洶涌水迢迢。無數(shù)失群孤雁,空中徘徊。這凄涼景色,勾起了無數(shù)新愁。無法排遣,只好付于廣陵潮水。通篇含蓄、有神韻。
王士禎簡介
清代·王士禎的簡介

王士禎(1634—1711),原名王士禛,字子真、貽上,號阮亭,又號漁洋山人,人稱王漁洋,謚文簡。新城(今山東桓臺縣)人,常自稱濟南人,清初杰出詩人、學(xué)者、文學(xué)家。博學(xué)好古,能鑒別書、畫、鼎彝之屬,精金石篆刻,詩為一代宗匠,與朱彝尊并稱。書法高秀似晉人。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。論詩創(chuàng)神韻說。早年詩作清麗澄淡,中年以后轉(zhuǎn)為蒼勁。擅長各體,尤工七絕。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(xí),時人誚之為“清秀李于麟”,然傳其衣缽者不少。好為筆記,有《池北偶談》、《古夫于亭雜錄》、《香祖筆記》等,然辨駁議論多錯愕、失當(dāng)。
...〔 ?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詩(27篇)〕猜你喜歡
-
借問江潮與海水,何似君情與妾心?
出自 唐代 白居易: 《浪淘沙·借問江潮與海水》
-
明日隔山岳,世事兩茫茫。
出自 唐代 杜甫: 《贈衛(wèi)八處士》
- 子胥既棄吳江上,屈原終投湘水濱。
- 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悅君兮君不知。
-
昨夜西風(fēng)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。
出自 宋代 晏殊: 《蝶戀花·檻菊愁煙蘭泣露》
-
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。愛上層樓。為賦新詞強說愁。
出自 宋代 辛棄疾: 《丑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
- 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- 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
-
過眼年華,動人幽意,相逢幾番春換。
出自 宋代 王沂孫: 《法曲獻仙音·聚景亭梅次草窗韻》
- 紗窗日落漸黃昏,金屋無人見淚痕。